首頁展開(系統設計討論用)
各階段概況總覽(年度分析)
提供報表下載功能
原料使用

廢棄物產出
資源回收
循環利用
即時月報
一般廢棄物
事業廢棄物
物質流指標
物質流指標是用來評估一個地區或國家資源利用情況的量化指標,包括資源的投入、使用以及廢棄物的產生和處理情況。 這些指標可以了解我國現況,並評估其資源使用和廢棄物管理的效率和成效,以及衡量環境的永續性。
我國國家層級物質流指標為循環經濟指標群的建構基礎,係參考歐盟EW-MFA架構規範,將我國龐大之物料進一步歸類整理,這些物料根據其主要的物質成分被分為四大類,包括生物質、金屬、非金屬以及化石燃料,這有助於物質流指標的計算和分析。
指標包括資源生產力(RP)、人均物質消費(DMC per capita) 、國內物質消費(DMC)、直接物質投入(DMI)、直接物質輸出(DMO)、國內空水廢等排放(DPO)和環境負荷密度,此外,也納入日本循環型社會之循環利用率(CUR)為物質流指標,計算方式請點此查看,數據來源包括各部會/署內單位資訊介接及網站公開資訊彙整。
總體物質流布
總體物質流布呈現了我國從環境中取得物質後在經濟體系中的流動情況,以及最終排放回環境或再次利用的過程。圖中清楚顯示了各種材料從自然環境中提取後,用於製造產品、建設資產或作為能源使用,這些物質在國內使用或累積,最終以廢棄物的形式排放到環境中。同時,圖中也反映了與其他經濟體的產品流動情況,包括進出口情況。封閉循環的概念為廢棄物不會直接排放到環境中,而是在經濟體系內被重新利用或用於生產再生原料等其他目的,以減少對自然資源的進一步開採。透過這樣的視覺化呈現,可以更深入了解我國經濟對資源的利用效率及對環境的影響。

相關連結



